生物质基调湿建筑材料的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06来源:花都集团
建设节约型社会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主体,而且正在成-为一个全社会的共识.建筑业作为我国支柱产业之一,能源消耗比例高,但能源效率低,存在巨大的节能潜力.新能源、新材料技术的发展应用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本课题研制新型调湿墙体材料(IICWM,Humidity-ControllingWall Materials),正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为建筑行业节能与室内舒适度调节提出新的思路,达到节能利废、改善IEQ(Indoor Environmental Quality)的目的. 本论文工作是欧盟资助项目的内容,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利用生物质(农作物废弃物)和添加剂作为部分... 建设节约型社会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主体,而且正在成-为一个全社会的共识.建筑业作为我国支柱产业之一,能源消耗比例高,但能源效率低,存在巨大的节能潜力.新能源、新材料技术的发展应用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有力保障.本课题研制新型调湿墙体材料(IICWM,Humidity-ControllingWall Materials),正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为建筑行业节能与室内舒适度调节提出新的思路,达到节能利废、改善IEQ(Indoor Environmental Quality)的目的. 本论文工作是欧盟资助项目的内容,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利用生物质(农作物废弃物)和添加剂作为部分原料来生产调湿墙体材料;第二部分则对所研制的材料进行全面的性能测试和评价.本论文的重点定位于第二部分,包括理论部分和实验分析部分,也介绍了国内外生态建材的研究进展,国内外调湿材料的研究动态,介绍了复合调湿材料的概念. 为了描述调湿材料的工作原理,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封闭空间和材料内部的湿迁移机理,改进了封闭空间内部透过材料的湿迁移数学模型,同时分析了调湿建材的调湿机理.为了准确评估调湿材料的调湿功能,搭建了专门的测试实验台以及评价HCWM调湿性能的示范房间,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获得了丰富的试验数据.同时为了更好地掌握HCWM的综合性能,还对实验室获得的成品的热工性能等其它性能进行了测试. 通过性能试验、对比试验和滞后性试验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试验过程,获得丰富的试验数据,获得调湿材料在夏、秋、冬三个不同季节的应用效果数据,以及与传统混凝土材料相比的优缺点.从中可以发现调湿材料可以明显减小室内湿度变化的波动幅度,使被控封闭空间的相对湿度变化波动小于20﹪.调湿材料在比普通混凝土材料重量减小60﹪的情况下,可以达到与普通混凝土材料相同的减小封闭空间相对湿度波动的效果.通过试验发现调湿材料对于封闭空间内的突然的湿度变化响应与调湿材料自身的含湿量有关.调湿材料自身一定程度的湿润,有利于快速稳定空间内的相对湿度.最后试验证明调湿材料的调湿特性,排除材料种类的影响,温度和相对湿度是影响其性能的重要因素.
目录概览
目录概览 生物质基调湿建筑材料的特性研究 目次
封面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一章绪论
1.1生态环境材料与功能材料
+1.2调湿材料及其研究现状
1.2.1调湿材料的调湿原理
1.2.2调湿材料的种类
1.2.3高吸水性树脂
1.2.4国外调湿材料的研究状况
1.2.5我国调湿材料的研究状况
+1.3调湿墙体材料性能指标
1.3.1机械性能指标
1.3.2调湿性能指标
1.3.3热工性能指标
+1.4课题目的、研究内容
1.4.1课题的提出
1.4.2研究目的
1.4.3研究内容
1.5本章小结
+第二章生物质材料的性能
+2.1植物生物质的分子结构和性质
2.1.1纤维素
2.1.2半纤维素
2.1.3木质素
2.2生物质的机械性能
2.3生物质高分子材料
2.4本章小结
+第三章调湿理论
+3.1传热与传质理论
3.1.1界面现象
+3.2现存调湿理论的物理模型及数学模型
3.2.1调湿理论的物理模型
3.2.2调湿理论的数学模型
3.3调湿理论模型的改进
3.4本章小结
+第四章试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4.1试验装置及材料
+4.2试验过程
4.2.1性能试验
4.2.2对比试验
4.2.3滞后性试验
4.3结果分析
4.4本章小结
+第五章调湿材料的LCA分析
5.1 LCA评价方法
5.2调湿材料的LCA评价
+第六章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6.1全文总结
6.2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